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创意比赛主题为“仿生机器人”,竞赛选手围绕这一主题,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为全国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展示出一件件创意与科技结合的作品。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的丁子晋和方羿利仿照海洋刺豚利用的灵敏危险感知本能触发自我保护的行为模式,设计出了安全驾驶智能辅助系统。据他们介绍,因为人的主观判断等因素往往会影响其对危险的感知度,该系统采用了实施脑波监控技术,通过对驾驶员脑波的采集和分析来判断驾驶员是否适合驾驶。同时系统还给汽车四周设计了外置安全气囊,若检测的驾驶员不适宜驾驶,气囊将自动启动,并让车减速行驶,有效地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
陕西勉县青少年中心的选手,针对我国当前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状况,设计出了仿生护理机器人代替护理人员。机器人行动灵活、便捷,操作简单,主要老人有一只手可以活动,就可以自已完成操作。机器人可以帮助老人倒水、喝药,甚至可以推动轮椅让老人到室外去少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福建晋江实验小学的陈楚韩等同学设计出的智能语音导盲犬机器人,既可以让盲人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前往想去的任何地方,又能够让家人随时可以知道盲人的所在地。该机器人可以上陡坡、下台阶,设置无限摄影装置,家人可以实时监控;安装追踪器,随时知道盲人所处位置;装置音响,随时能够对盲人进行提醒,防止其受到伤害。
机器人创意比赛是一项自由度比较高的竞赛,每年的比赛命题都不相同,但都贴近生活。选手们通过比赛既提高了科学素养,又进一步挖掘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校中小学生机器人爱好者围绕每年的主题,在课题导师或教练员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智能机器人的创意、设计、编程与制作,最后完成自己的机器人创意作品参加大赛展示和评选。创意小组成员各有分工,有参与硬件构建的,有专门编程的,有负责讲解的,既要“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又需要沟通讨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