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清明:祭的是“心” 奠的是“情”

清明:祭的是“心” 奠的是“情”

2016年04月04日 09:40:18 访问量:1812

清明:祭的是“心” 奠的是“情”

古人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日子。

  说到清明的来由,不得不说山西,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自从清明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之后,清明的节日氛围渐浓,清明祭祖也成为国人必行之举。这些年,我们不断看到清明节那些不文明的现象,单从焚烧的冥品来说,过去烧的是一些纸质“冥币”、“金银”、“房屋”,现如今出现了烧“别墅”、“LV”、“苹果手机”、“小三”的庸俗现象,以至于有外国媒体惊呼:“中国人每年烧掉的用来缅怀祖先的一系列祭品都是纸做的,已经成为一个展现这个国家越来越富裕、不断变化的消费品位和家产的指标”。这种恶习,既浪费财力、物力、人力、精力,又给社会、环境带来污染,有悖于清明祭奠的初衷。

  寄托哀思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何不尝试更文明的祭奠方式?比如,网上祭祀,现在网上祭祀已成为一种趋势,网上祭奠是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逝者家属可以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思念。把先辈“请”到网上,这样即使不能到现场祭祀,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先辈的公墓,感受他们的音容笑貌,回顾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除了网上祭奠,我们还可以给亲人写一些诗歌、文章,用鲜花来替代焚烧祭品,亦或者摘种一棵小树来寄托哀思。所以,清明祭扫,注重祭奠内容的同时,也要兼顾祭祀文明。

  清明祭奠是一种文化,祭奠的其实是一份“心”、一份“情”。祭祀是一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它年年轮回,代表着一种传承,昭示着血脉的继承,让祖先与后代之间有心的联系。用感恩的心对面对生活是最好的祭奠,希望在扫去逝去亲人墓碑上尘土的同时,也能够掸除生者心灵的污浊。(星光)


(源标题: [网络中国节]清明:祭的是“心” 奠的是“情” )

编辑:管理员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宝鸡高新第一初级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宝鸡高新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陕ICP备17017606号-1
联系地址:宝鸡市和谐路南端西一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