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为了什么”,或许我们许多人一生都在痛苦地思考这个问题,但真正理解的人寥寥无几。也许活着就是一份信念,一份坚持,让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热爱生活。
《活着》中的福贵不过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的故事也是这大千世界中每天发生的事。一本《活着》不仅讲述了极端情况下的不幸,更描述了活着的信念和意志。人家说余华的语言并不优美华丽,但正是这样质朴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他没有过多的语言去描述富贵的苦难,却让我们的心悲痛万分,命运的车轮碾压在富贵的身上,也碾压在我们的心上。
《活着》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向我们诉说福贵的苦难,用心感受他的经历,既有失而复得的喜悦与欢乐,也有得而复失的痛苦与酸涩。福贵像一棵劲松,与人生的风雨抗争,他的人生态度令我敬佩。他永远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别人的看法。他是位普通的人,没有高尚的品质:年轻时,他也曾败落家产不思进取;他也曾在炮火下体验生活的艰辛,也终于明白家的温暖;当身旁一位位亲朋好友逝去,最后的夕阳下与那老牛依偎的背影,那“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无奈,或许是他对生命最好的诠释吧!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是福贵的一个信念,也是《活着》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每次看他在困难面前坚强地站起来,我的心就为之感动。
现在的我们也应如作者在书中所述的那样,活着不为名利所扰,不为忧虑所困,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在这个精彩绝伦的时代里,不会轻易被学习的困难压倒,不会轻易向人生的挫折低头,自己主动去接受事实,无论生活如何待我,都不能忘记迎接明日的太阳。
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活着……
“明智之士用读书”,作者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从小说语言入手,找到了激发自己行文的感触点,由主人公富贵的人生态度,引发了自己对生活与人生的思考。她撷取的最打动自己的那句话振聋发聩,仿佛为在尘世中浮沉、被俗务缠身的我们耳畔鸣响了一记醒钟。“活着是为了什么”本是个艰深的哲学命题,小作者以一颗善感善思的心,积极昂扬的生活态度,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