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知道我们国家这几天发生什么大事吗?这件事让全世界瞩目……
——对,这就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站在这庄严的五星红旗下,聆听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而走到今天的“强起来”这一艰辛而伟大的历程,身为党的儿女倍感骄傲和自豪;更为我们身处“新时代”昂首阔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而深感光荣和幸福。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生活!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我们这一代正是伴随着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一起步入习爷爷为我们描绘未来那美好生活的一代,你们说:我们幸福吗?
我是八年级12班的王泽涵,今天在国旗下我演讲的题目是:
让美德伴我们成长
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就是想让我们以更美的行为和更美的心灵去共享那未来美好的生活。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我们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诚挚爱心;我们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谆谆告诫;我们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思;商鞅立木取信,孔融四岁让梨,黄香九岁温席等等,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我们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有很多:孝敬父母、尊师重道、 团结友爱、爱国爱民、恭敬有礼、谦虚和气、见义勇为、见利思义、知恩思报、清正廉洁、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修己慎独、敬业尽责、勤奋刻苦、节俭爱物、整洁健身、崇求朴实等等。今天我仅说说文明礼仪: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在我们菁菁的校园中,常常会感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随处丢弃的塑料袋、饮料瓶、果皮、纸屑;雪白的墙壁上被鞋印沾污;洗手间里的水龙头“不辞劳苦”的滴着水;教室内的桌椅被刻上经典留言;投不中的垃圾被弃之于桶外,楼道里的壁画也光荣挂彩,耳旁时不时飘过几句污言秽语,身体残疾的同学不仅得不到帮助,取而代之的是模仿与讥笑……举不完的例子,理不顺的无奈。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比如说:我们每天早晨能衣装整洁的从宿舍出发、见到同学和老师能热情地问声好、每次信息课、体育课、实验课都能整体、安静的到达上课场地,能够有秩序在食堂用餐不大声讲话、上下楼梯能够自觉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在课间休息时不和同学追逐打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基本礼仪。
在汶川大地震中,3岁的小男孩郎铮被救出后,举起右手敬礼的照片让我们记住他,记住他们的品质!
莎士比亚说过:“只有按照正当法规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我们青少年应当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思想,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从小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不触碰法律的边界。
“和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与戈兵”。我国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我们的一言一行反映整个民族的文化程度和修养。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会开出一片友谊的花朵,良好的修养和待人谦虚礼貌,都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播下一个动作,就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就收获一个品格。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以德为美,“克已复礼”,磨炼品质。今我少年,必不负众望,人人争当美德之星,让我们以更美的仪容仪表为我们的校园增靓丽,让我们以更美的仪表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展示“礼仪之邦”的大国形象。
谢谢大家!
八年级智慧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