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七(3)班的汪琳婷,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句话出自《周易·易象》。意思是说: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要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要马上改正。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成长的过程。
“见善则迁”“见贤思齐”我们要善于学习他人自身的优点。“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生活中,学习中,我们时刻都应有一颗谦卑的心。虚怀若谷,方能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有过则改”“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但实际上,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我们更多地是想那镜子,经常照见的是自己身上的优点,别人身上的缺点,而却无视自己存在的问题。正因此先贤哲人们才不断提醒着我们。当我们犯了错误,家长、老师提醒批评我们时,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而是转头又找推脱的理由;每周升国旗,值周老师总结工作时除过肯定优点的,都会指导一些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后的措施和意见,几乎都是重复的。可是,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值周老师提出后一些问题几乎是重复的,就比如不回收餐盘,随意乱拿乱放筷子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试想,如果每一次值周老师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时,每一位同学都能反思对照自己,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同理,每一周我们都会评比优秀班级,许多班级都会评选一些优秀小组,但同时,我们会发现,不同班级,同一班级后不同小组评比的几率是大不尽相同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想还是因为我们缺少学习和反思自我习惯。没有反思,就不能发现和正视存在的问题,这样我们就没有自觉学习的动机,我们就无法改变和提高自己。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荣辱。”
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牢记先贤的教诲。“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让我们一起努力,向着梦想的终点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