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德育实践作业之一看电影,德育处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积极影视作品,直观的视听体验引领孩子构建积极的价值观。我们选登部分学生观后感,与大家分享海棠学子成长的点滴。
下辈子我来当妈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七五班 张静怡
——题记
以前,常说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是年龄小阅历少,我没有太多太深的感受。但是在看完电影《你好,李焕英》后,我对这两句话有了深深的体会。电影震撼了我的心灵,虽然是平平常常的叙述,可是却让我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是著名笑星贾玲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事件改编,通过电影的形式给母亲的一份最好的礼物。在她19岁那年,母亲李焕英因病去世,年轻的她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以至于看母亲的最后一面都终究错过。人民网对这一切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与其说这是贾玲拍给母亲的电影,更不如说,她借电影里的时空倒流,去见母亲最后一面,和年少时的遗憾达成和解。”
这往往让我们反思到自己——父母会永远陪伴我们吗?我自己又关注过父母多少呢?父母平常对我们细腻的爱体会到了吗?我一直在思考。
跟我一起观影的母亲,说她想到了她地母亲,我的姥姥。姥姥生活在农村,已到古稀之年,身体不好,但绝不叫苦叫累,终日辛勤耕作。每次母亲回姥姥家,总会带回来姥姥亲手种的新鲜蔬菜,一捆捆大白菜、一袋子白萝卜、一把把鸡毛菜……她低下头,鼻头一酸,轻轻说了句:“我很幸运……”同样作为女儿的我,明白母亲的意思。幸运的是姥姥健康而平安地生活着,这对于母亲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和幸福。
我也早已悄悄哽咽,思绪慢慢飘回到那爱的深处:小时候,夜里睡觉不老实,总会蹬掉被子,而母亲总是悄悄起来为我掖被角;小时候,淘气爱惹事,而母亲总是温柔地悉心地教导我,给我讲道理;小时候,我的脑袋里有无数个小问号,每天叽叽喳喳问个不停,也只有母亲微笑着耐心地给我解答。现在进入初中,学习任务紧,因为住校一周才见母亲一回。但我明白,打电话嘘寒问暖,叮嘱我按时吃饭的人是母亲;悄悄站在校门口,踮着脚尖注视我的人是母亲;为我学习退步,日夜担忧的人是母亲。周末回家,钻在厨房里,围在灶台边,为我变着花样做美食的人是母亲。母亲啊,您是我一生的伴侣,是我的挚友,我的导师,您所做的一切我怎能忘记?
所以,爱别等,孝别迟。千万不要等父母累弯了腰,无法再为我们遮风挡雨,那时才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给予,多付出一点儿,哪怕是多对他们微笑一次呢。
电影中的一句话更是让人瞬间泪目,李焕英谈道:“我的女儿,我就让他健康快乐就行了。”听见旁边观众轻轻的抽泣声,却不知自己也已经泪流满面。我从未让你骄傲,你却视我为珍宝!不管是考上哪所一流的大学,抑或是月薪过万,父母才不会过多在意,他们给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健康快乐就行了。原来,父母的爱从不是掺杂名利的,他们希望我们过得好,却从不用“优秀”二字来绑架我们。
还有电影中的一个小细节,母女之间真挚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小品《你好,李焕英》中,贾玲说过母亲最喜欢绿皮大衣,却遗憾从来没有为她买上一件。而在电影结尾处,贾玲幻想着母亲穿着绿皮大衣的身影就在她身旁,她不禁潸然泪下,因为李焕英好像在天堂中说:“谢谢你啊,我的宝贝。”
为母亲捏捏肩,捶捶背,倒杯茶都会让母亲感到莫大的欣慰,那我们做儿女的为何不更努力更优秀,让她高兴骄傲呢?我也想对我可爱的母亲说:“妈,下辈子我来当妈。”因为——我想让你健康快乐的像个孩子,为你张开手臂遮风挡雨。
教师点评
有如此乖巧懂事的女儿,你的母亲应该是天下最幸福的母亲!这篇观后感,作者用质朴细腻而充满温情的文字,叙述了自己观影后的真实感受,真切表达了对母爱的深层理解和报答母亲的朴素心愿,给人以启示。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