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题阅卷标准
一、积累和运用。1、D(3分);2、C(3分);3、安身立命 潜移默化(2分);4、(1)塞下秋来风景异;(2)锦帽貂裘;(3)弓如霹雳弦惊;(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每空一分,写错或写别均不给分,共7分)5、(1)(1分)阅读的过程本身是一种精神生活,你能从里面得到精神的快乐,精神的提高。(2)(1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这样的:通过阅读,精神的能力得到培育和发展,精神的需要得到满足。(3)(1分)如果、、、、、、就、、、、、、(只要、、、、、、就、、、、、、)6、(1)武松(1分)(2)鲁智深(1分)
二、综合性学习。
7、(1)示例:它像雨露,滋润枯涸的心灵,让人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 它像利剑,斩断丛生的荆棘,让人拥有一路向前的勇气。(2分)(2)示例: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更是从种种不幸、失败中走出来的伟人。如果没有微笑面对生活的勇气,不是具有那种面对苦难坚强以对的精神,他就不会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打击之后,还能进驻白宫;作家史铁生因病双腿瘫痪,又患严重的肾病,后来坚强的面对生活,不仅活下来,而且成为一位知名作家。(每个事例给2分,共4分。)(3)示例:讲故事;举行诗文朗诵比赛等。(列举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表述准确 2分)
三、阅读。
(一)8、“我”不喜欢读书,母亲硬要逼着“我”去,“我”答应去上学;“我”离开了家后没去学校上课,却躲在教学楼的围墙背后睡觉。(4分)。9、(1)母亲一直想让“我”努力读书,但是“我”却对读书不上心,没能如她所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她“解不开”的难题;(2)不管“我”如何差劲,母亲都没有放弃对“我”的教育,对“我”始终充满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母亲“放不下”的难题。(表意相近即可 4分)10、(1)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文的交代,又引出下文母亲求情的情节;(2)在内容上,表现了“我”的问题已经严重,同时也衬托母亲求情所遭遇的困难及坚定的决心和对“我”放不下的爱。(4分)11、这一句是从“我”的角度来写,通过描写自我的心理感受来展开故事情节(2分);运用漫画的笔法,形象逼真地表现了母亲为了帮“我”走上正道而全然不顾尊严和形象,其急切之状、恨铁不成钢之心尽在其中。(2分)(或另选角度赏析,有理有据、言之成理即可。)12、示例、(1)多交流,多鼓励,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2)家长、学校对学习成绩不必过分要求,允许他们有更多的爱好,以转移其厌学情绪及玩游戏的注意力;(3)毕业后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可让他们一边学文化,一边学技术,为走向社会奠定生存基础。(6分)
(二)、13、(1)很、非常;(2)比得上;(3)全、都;(4)于是、就。(4分)14、C(2分);15、(1)他经常偷偷地在灰里藏木炭,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木炭读书。(2)这个孩子的才能,是所有学生都比不上的,他最终会大有作为的。(6分)16、映碳夜读;读书劳倦,不觉天晓。(4分)
(三)、17、(1)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2分)(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通过写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表达了建功立业的热切愿望和不被重用的感慨。(2分)
四、作文。19、(50分)(参考中考阅卷标准)
一类:44——50.
二类:43——39
三类:38——34
四类:33以下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