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2018级3班的常思晗,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优良传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描写端午节习俗的儿歌。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屈原的故事。
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由此可见,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同时,端午节也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
当然,端午节更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粽子。
其实,端午节还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赶蚊虫,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大人还要饮雄黄酒,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了古人驱瘟避邪、祈福安康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内涵丰富,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现在,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依然保持着这一传统,依旧过着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然而,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吃的却是麦当劳、肯德基;看的是日本的动画片及韩国电视剧,过的是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2004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05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用骇人听闻来形容这个消息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它发人深思。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却成了别国的珍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内心又会作何感想?
老师们,同学们,历史赋予了我们矢志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弘扬。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了解节日习俗开始;从宣传传统佳节开始;从写好每一个中国字开始;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真对待课间操开始;从扎实做好班级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晨午检开始……让我们用不屈的努力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的舞台绽放更大的光芒!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
![]() |
![]() |
![]() |
![]() |